开放交流

当前位置: 首页 > 开放交流 > 学术交流 > 正文

周国模教授应邀出席联合国马拉喀什气候变化大会并发表学术评论

发布日期:2016-11-12   浏览:

“竹子是世界上非常特殊的森林类型,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生态价值,在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和减缓气候变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竹林增汇技术和竹林碳汇项目方法学的研发与推广应用,可以使竹林经营者把提质增汇与增收相结合,促进竹林生态价值货币化以及竹林碳汇产业的形成,也可为欠发达国家特别是非洲国家,通过竹林碳汇项目开发增加收入,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在联合国马拉喀什气候大会上,我校周国模教授围绕“竹林碳汇促进产业发展”主题做的案例介绍和评论,引起了各国专家、学者和相关媒体的关注。

11月7日-18日,联合国第22届气候变化大会在摩洛哥南部城市马拉喀什召开。这是《巴黎协定》正式生效后的第一次缔约方大会,被广泛地认为是一次“落实行动”的大会。来自全球1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与会者以全会和分组讨论的形式,探讨执行《巴黎协定》的技术细节。我校校长周国模教授应邀出席联合国马拉喀什气候变化大会,并在“中国角”首场边会上发表学术评论,这也是他第8次应邀参加联合国气候大会。与会期间,他还被中国杭州低碳科技馆聘请为低碳导师。

11月9日,联合国马拉喀什气候变化大会“中国角”迎来了第一场边会,以“生态治理提升人类福祉”为主题的“中国角”首场边会,由国家发改委气候司和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共同主办,向国际社会展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绿色发展、林业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成果和经验。吸引了来自美国、英国、法国、德国、俄罗斯、西班牙、乌克兰、印尼、中国、摩洛哥等20多个国家及国际组织的近百名代表参加。中央电视台《朝闻天下》栏目等国内外众多权威媒体,先后报道了“中国角”首场边会。

首场边会上,周国模教授围绕“竹林碳汇促进产业发展”的主题,对他率领的森林碳汇计量与监测团队,聚焦竹林碳汇研究15年的相关工作进行了案例介绍和评论:首次开发出中国自愿核证减排量(英文简称:CCER)《竹子造林碳汇项目方法学》、《竹林经营碳汇项目方法学》,获得国家发改委审核备案。2016年开发并提交了世界竹资源领域唯一的两项国际核证碳减排标准(英文简称:VCS)竹林碳汇项目方法学,为竹林碳汇项目开发和进入国际国内碳减排交易市场提供了规范的计量与监测标准。

近几年,团队特别注重竹林提质增汇与碳汇项目开发推广工作,已在浙、湘、川、皖、滇等竹子重点分布区,累计推广竹林提质增汇减排综合经营面积100多万亩;2015年,在湖北通山实施了全国首个CCER毛竹造林碳汇项目,产生19.4万吨核证减排量,已通过国家发改委备案;自2015年开始,在浙江安吉、景宁、诸暨、遂昌、临安等5县市帮助2万多户竹农开发CCER竹林经营碳汇项目30多万亩,可以产生核证减排量约430万吨。

在当天的研讨会上,来自国家林业局国际合作司、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等单位的专家和学者还围绕林业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和行动、野生动物保护等内容进行了精彩的案例分享,与现场代表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研讨。与会专家和代表一致认为:中国在生态治理特别是林业应对气候变化中做出了积极而有成效的贡献,在促进森林植被恢复、生态服务市场发育、野生动植物保护等方面的经验值得推广;企业和公众广泛参与、共同推动绿色低碳科普教育、提高全社会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意识,并积极采取行动;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相互分享经验,是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有效途径。

周国模教授是我国最早从事森林碳汇及相关领域研究的专家之一,是国内外碳汇研究领域尤其是竹林碳汇研究领域的知名学者,是全球最早开展竹子碳汇项目方法学制定工作的专家之一。他率领的科研团队在竹林碳汇研究方面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先后获得国家973项目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课题、国家林局“948”项目等各类科研资助,曾主持开发了国际首个《农户森林经营碳汇项目方法学》,实施全球首个毛竹林碳汇项目,森林碳汇方面的研究成果先后于2012年、2015年两次获得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链接:中央电视台《朝闻天下》栏目报道“中国角”首场边会: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 摩洛哥:“中国角”举办首次研讨会